卷首語
1 丹青戲韻 寒江雪
藝術資訊
6 “星火不滅 精神永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藝術展”開幕
6 “筆墨鑄魂——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書法展”舉辦
6 “木刻記憶——1931—1945年中國藝術家的視覺實踐與媒介傳播”展開幕
7 “流動的藝域——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國際藝術交流研究展”舉辦
7 湖北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作品展舉辦
7 “求真繪魂——紀念徐悲鴻誕辰130周年特展”舉辦
藝術欣賞
8 聽江非聽聲·聽心也 王 林
美術時空
10 有宋以來繪畫中的文姬形象研究 石 婧
13 動態雕塑藝術中的仿生表達 滕家琪
16 古希臘瓶畫中的希臘精神 楊景文
19 清初至清中期由“書學時人”至“上追漢隸”的隸書取法途徑探究 陳藝雙
22 從東方風格到本土再造 陳玉婷
28 解析穆夏:風格緣起、裝飾藝術及植物元素透視 叢召召
31 風景中的浴者 王亞寧
34 論當代藝術家在文化認同上的實踐探索 仲星望
37 《山海經》美學元素系列插畫創作研究 張夢月
40 渴筆畫法的當代轉譯與創新實踐 何華夏
43 繪畫藝術中感性與理性之間的關系 錢海超 宋鴻先
非遺研究
46 遼寧民間民俗美術的形式與內涵研究 趙 越 李金洋
49 傳統竹編藝術在非遺衍生設計課程中的實踐研究 萬 蕾
52 非遺技藝融入學校特色社團課程的實踐路徑探究 常曼曼 劉 云
55 基于項目式學習的非遺文化融入高中美術的教學探究 吳 韋
理論研究
59 觀念的畫布:繪畫藝術哲學的探究 程 璧
藝術融創
62 AIGC技術賦能河北石家莊非物質文化遺產題材插畫創作研究 王飛飛 徐 沖
藝術設計
65 版面率對版式設計的影響研究 潘依華
68 基于設計心理學理論的歷史文化街區照明設計研究 趙 剛 楊子奇
71 歷史文化街區視覺系統設計研究 王朝君
74 參與式設計視角下藝術設計在社區文化復興中角色探索 顧光昊
77 基于地域特色的黑龍江省冰雪旅游景觀設計研究 王婉婷
80 產業經濟學視角下湖南桂陽陶瓷設計管理研究 鄧揚帆 王 健
動漫探索
83 基于蒙太奇手法的定格動畫民族性表達探究 劉子夫
美譽思政
86 美育與藝術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實踐探究 劉 迪
89 工業設計專業課程思政元素挖掘路徑研究 段 東 張 蓉 朱武國
93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四跨”美育模式建構與實踐 袁菁嶷 崔淑婧
96 課程思政背景下嶺南藝術設計概論課程中活動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高 陽
99 推動高校美育與思政教育協同發展的路徑研究 張 曦 彭旭翔
102 歷史城鎮保護與更新設計的課程思政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 尚 偉 黃艷雁 鄭 為
105 數智賦能高校美育融入鄉村全面振興路徑研究 程 晨 李紅光
108 成人藝術教育中美育的深化與實踐路徑探索 翟綠綺
11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設計思維課程思政教學路徑探討 姚 婷
114 高校美育課程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應用路徑研究 董 玲
117 首飾設計與工藝專業課程思政與傳統元素融合路徑研究 呂 進
120 中國傳統書畫在幼兒美育中的應用研究 張東芳
教研教改
124 當代視域下近現代山水臨摹課程教學的改革與研究 許 可
127 新版學科專業目錄背景下中國畫與書法專業碩士核心課程的數字化建設研究 李 楠 楊樹文
130 從教室至博物館的圖像分析課程教學實踐 楊 靜
133 AI繪畫及其對美術教育的影響探究 都紅霞
136 新文科背景下環境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研究 陳曉培
139 纖維編織設計課程研究性教學模式改革探索 郭曉霞 田 田
142 基于“課題制”的環境設計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實踐研究 楊 星
145 環境設計專業室內設計原理課程教學創新與實施 李欣桐
148 TBL教學模式在動畫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陳 方 潘亞甜
151 數字化賦能背景下文創產品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王 娜 屈 鵬
154 解惑還是增惑 榮維軍
157 AI技術在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張淑英 陳 颯
160 城市地方感版畫藝術工作坊實踐探索 周劍涵
163 高職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跨學科的人才培養研究 周 蕓 陳靜靜
166 產教融合背景下職業院校數字創意類課程實踐技能教學改革研究 羅 青 孫金山
170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賦能鄉村文化振興實施路徑與策略研究 劉菲菲
173 圖形設計創意課程建設研究 葉青云
176 校園景觀與中學美術課程融合 崔會月 馮曉陽
179 核心素養視域下基于小學美術課程的跨學科融合教學模式探索 姜志杰
183 具身化教學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紀巽猛
藝術菁英
186 吳曉作品
187 單霆 林洪睿作品
188 袁華華作品
封面:森林里的池塘/佩德·莫克·蒙斯泰德
封二:公益廣告
封三:征稿啟事
封底:向日葵之四/宋衛東
|